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大屯街道郝尧村是莲藕种植特色村,近年来,郝尧村通过流转土地,发展混合种养,初步形成了集种植、养殖、生态休闲观光为一体的莲藕鱼类龙虾混合种养基地。
“目前全村2600亩土地,浅水藕种植面积达1500亩。”寒冬时节的郝尧村格外静谧,目之所及,莲藕池塘成片排列,蔚为壮观。站在田边,郝尧村党支部书记邓新成告诉笔者,鱼类从繁殖、生长、越冬,直到被储运,都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。
为此,沛县气象局主动登门,针对冬季气候特点,收集河塘所在地的气象条件及水环境变化数据,精准测算出冬季鱼类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,制作专题预报,为养殖户提供专业的鱼类养殖服务。
“鱼的摄食量多少,受水温和本身重量变化的影响。”种养大户郝心房说,鱼在水温10℃时开始摄食增重;15~20℃时摄食量增加;水温低于10℃,鱼逐渐休眠。因此,每天投饵量要根据当天的天气状况灵活掌握,天气晴朗、鱼活跃,要多投饵,如是阴天或阴雨天,就要少投饵或不投饵。
“气象条件决定了鱼类在各个生长时期的发育情况。我们联合农委开展研究,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制作服务材料,分发到渔农手中,让他们边学习边养殖。”沛县气象局农业技术员周茂星说。
“气象信息快报”、“短期气候预测”、“鱼类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”等实用信息通过电子显示屏、微信、微博、手机短信等发送给渔农。“选择气象服务,源于养殖中的实践经验。”邓新成说,过去该村发展混合养殖时,由于对温度等诸多气象条件衡量不准,因此产量不高。现在,有了气象部门的服务和指导,即使到了寒冬也不怕了,一亩地比过去能多收益几千元。
为加快发展,该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,修整了道路,配套了电力设施,建设了为池塘供水的翻水站,并邀请农技专家前来指导授课。现在,在种养大户的带动下,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发展混合种养。一些种养大户还建立了网站,在网络上宣传和销售产品。“下一步,气象部门将加大科技运用力度,联合渔业部门,继续探索丰富混合种养模式,让气象科技带动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。”沛县气象局局长姜仁民对气象服务渔业发展充满了信心。